婴幼儿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口腔和颅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牙齿萌出以及维持其正常功能,对婴幼儿一生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至关重要。
维护婴幼儿期的口腔健康有利于均衡摄入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全身的正常生长发育。
几时开始出牙?
宝宝出牙是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胎儿在子宫里时,牙齿就已开始发育;出生时乳牙已骨化,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人的一生有乳牙(共20颗)和恒牙(共28~32颗)两副牙齿。
乳牙的萌出顺序
下中切牙(下门牙)
大约4到7个月龄
上中切牙(上门牙)
大约8到12个月龄
上侧切牙
大约9到13个月龄
下侧切牙
大约10到16个月龄
上第一磨牙
大约13至19个月龄
下第一磨牙
大约14至18个月龄
上单尖牙
大约16至22个月龄
下单尖牙
大约17到23个月龄
上、下第二磨牙
大约25到33个月龄
出 牙 症 状
部分婴儿在出牙的过程中“毫无压力”,但大多数宝宝都会或多或少有不适的表现:
流口水(可能导致面部皮疹)
牙龈肿胀和敏感
烦躁不安
咬人的行为
拒绝进食
睡眠问题
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在宝宝出牙期间,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宝宝缓解不适的症状:
· 给宝宝一些东西咀嚼。
· 喂宝宝吃冷食。
· 按摩宝宝的牙龈。
· 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用药。
乳牙保护好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研究表明,乳牙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能够有效干预200多种疾病,同时还要用来干细胞美容抗衰以及器官再生。
所以宝宝换牙时候,千万别再丢了乳牙!存储起来,可以救人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