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0~6岁宝宝口腔健康指南~(2)

2023-05-10 14:56:27

12岁之前的小朋友应该每半年到医院或诊所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对孩子一生的口腔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等到牙齿出了问题才去,孩子治疗的过程很痛苦,也加大了医生的治疗难度。


下面这篇科普文字较多,干货也不少。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宝爸宝妈们的用心哦~下面就跟着萌小牙一起来看吧!




儿童牙膏选择

为安全起见,3岁以下幼儿都不宜使用含氟牙膏;3-6岁的儿童应在家长指导下适量使用;7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但要注意不能将牙膏吞进腹中。此外,刷牙时应注意牙膏的使用量,最好每次只使用黄豆粒般大小,最多不超过1厘米,更不能将牙膏挤满整个牙刷。


早期不良习惯的纠正


其实在3-12岁的儿童群体中,牙齿不齐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一些坏习惯引起的。包括口呼吸,吮手指,咬嘴唇,托下巴等。


有些宝宝牙齿列不齐,家长带着去医院后得到的回复往往是“等孩子换了牙再做矫正吧”。但是,如果等到换牙时才做矫正,面型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建议牙齿有问题的孩子在6-10岁就需要早期干预。



儿童常见牙齿问题

夜奶


孩子的牙齿一般从六个月开始萌出,到3岁所有的乳牙萌齐。一旦牙齿萌出,如果口腔卫生不好,就可能引起龋齿,所以每次喂奶后最好吃几口温水。


夜奶对孩子牙齿的危害是很大的。宝宝晚上睡觉时,口水分泌少,口腔功能活动少,口腔自洁能力差。奶液流出浸泡在上前牙的周围,而这些液体为产酸细菌提供了最佳的培养基。由于液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产酸,进而侵蚀牙齿,使牙齿脱矿溶解,形成龋齿。


还有,含着奶嘴睡觉,奶嘴就会压迫对应的牙齿,阻碍牙齿的萌出。久而久之,牙齿相应的地方会出现与奶嘴形态吻合的空隙,我们叫它“开合”。


由于牙齿之间有个空隙,孩子喜欢将舌头放在空隙中,时间长了,会形成伸舌吞咽习惯,使上下颌牙齿之间的空隙增大,影响口腔功能活动及面部容貌。抱着空的奶瓶吮吸,还会使牙列内外两侧的肌肉压力失衡,引起牙弓狭窄。因此,含着奶瓶吃夜奶,危害很大,一定得戒掉。


宝宝牙齿黑斑有两种可能:


单纯的色素沉着


当牙在颌骨内发育矿化期间由于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所导致的釉质结构异常,其牙也可能出现发育缺陷,肉眼能见到牙齿表面上出现凹陷或牙面上有横沟,这些都是釉质表面上形成凹陷和矿化不良的原因。


如果宝宝喜欢吃甜食或有色的食物,也可能与宝宝体质弱患病后进食有色的药物有关,吃完上述一类食物或药物后,造成食物、药物残渣附着在牙齿表面,又不能及时擦拭、漱口、刷牙等进行口腔清洁,导致牙釉质被色素染料浸透沉积,宝宝牙齿表面出现黑斑。


牙面着色常与菌斑微生物有关


色素往往沉着于菌斑牙石上,当牙齿出现龋坏后,将促使色素沉着更快更严重。


面对牙齿黑斑,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让宝宝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如果是单纯的色素沉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刷牙是可以让斑点慢慢淡化的,如果觉得黑斑顽固影响美观可到医院咨询洗牙。


其次,不要给宝宝吃太多甜食和颜色较深的食物,吃完有色食物后一定要彻底清洁牙齿。


如果牙齿长斑是龋坏引起,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恶化。


牙齿发黄发黑


孩子牙齿发黄发黑多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家长们千万要注意。宝宝的乳牙正处在生长发育之中,牙釉质不均匀,牙齿矿化程度低,牙面比较粗糙,更容易沉积色素和食物残渣。孩子喜欢的多是糖果、巧克力、蛋糕等精细、甜腻的食物,大量摄入糖果等食物不仅使孩子肥胖,这些食物的残渣残留在牙齿表面,不易清洁,牙菌斑大量聚积,致使孩子牙齿发黄发黑。


很多孩子还特别喜欢喝可乐、汽水等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甜味剂、糖和二氧化碳,长期饮用,容易使牙齿受到腐蚀,牙面变得粗糙,饮料中的色素和细菌在牙齿表面沉积甚至进入深层,使牙齿发暗变黑,严重的甚至导致蛀牙。


此外,牙齿发黄发黑很可能是奶瓶龋的前兆。很多家长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控制时间的意识,使孩子的牙齿长期浸泡在奶液中,牙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腐蚀,使得牙齿发黄发黑或在牙面形成黑色的斑点,进而产生奶瓶龋蛀牙。


患龋齿的部位和年龄


1~2岁的儿童,含着奶嘴、吸管等喝牛奶或甜饮品的时候较多,长时间浸泡在含糖液体中的牙齿更容易患龋齿,这时候的儿童磨牙还没有萌出或刚刚萌出,龋齿主要发生在前牙,以相对不易清洁的上颌乳前牙邻面的龋齿最为多见。


3~4岁的儿童,乳磨牙萌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乳磨牙的咬合面由于窝沟较深,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及细菌等,因此,乳磨牙的咬合面成为这一阶段儿童龋齿最好发的部位。


4~5岁的儿童,随着乳牙完全萌出,颌骨不断发育,乳磨牙之间会形成间隙,容易嵌食塞牙,因此乳磨牙的邻面是这一阶段儿童龋齿的好发部位。


6岁以后的儿童,随着恒牙萌出、乳牙被替换,恒牙的龋齿逐渐增多,并最终占据主要位置。儿童刚刚萌出的年轻恒牙,牙釉质矿化程度低,溶解度高,对龋齿的抵抗力较低,咬合面窝沟较深,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及细菌,因此6岁以后的儿童恒牙龋,以恒磨牙咬合面的窝沟龋最为常见。此外,下颌第一磨牙的颊侧点隙,下颌第二磨牙的颊侧点隙,以及磨牙的邻面都是6岁以后儿童龋齿的好发部位。


宝宝的牙缝问题


乳牙牙缝大是正常现象,可为恒牙的萌出准备位置,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和遗传有直接关系,倒是没有牙缝的孩子需要格外注意,注意使用牙线清理紧密的牙缝,防止邻面蛀牙,注意换牙时恒牙的拥挤问题。


乳牙排列紧密、太紧,乳牙之间没牙缝的宝宝,建议多啃啃硬物,利于颌骨发育及替牙时恒牙顺利萌出。如果到5岁乳牙还没缝隙,可能会被建议干预治疗促进发育。


另外有些孩子门牙龋齿,治疗后不宜咬硬物,如果也没牙缝,也可能会被建议干预治疗。


所以,牙缝不是问题,但是保护乳牙很重要,要给今后恒牙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