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00:00,甘肃省15家省级医院成功完成了系统转换,并开始实施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截至8月31日,全省14个市、州的146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药品零差错率,同时实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彻底告别了“补药”时代。
那么,自从新的医疗改革政策出台十多天以来,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病人的整体负担并没有增加。
“8月初,我的儿媳得到了胎儿心脏护理,医院也收了43元,但这一次降到了19元。医疗改革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好处,”9月1日上午陪同她的儿媳在省妇幼保健中心工作的丁说。
除了药品销售的零差率外,价格调整还降低了医疗设备检验的成本。9月1日,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孟兆炎表示,以妇幼保健中常用的胎儿心率监测为例,2016年胎儿心率监测率高达40%。到2016年,单是最基本的检查就能为人民节省超过4.8亿元的医院费用。
“综合两胎政策实施后,医院产科分娩数量比2015年增长68%,工作量大幅度增加。这一次,二级护理费用从每天7元提高到20元,这是过去13年来唯一的价格调整。”省妇幼保健中心护理部副主任李海红说。
“医院于八月二十六日零时正式取消所有药品奖金,药品零差销售。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方面,有1556个医疗服务项目涉及医院价格变动,占医疗服务费用总额的18.37%,据估计,改革前后病人的总体负担没有增加。”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东海说。
在兰州第一人民医院和兰州第二人民医院,记者选择了10元以下、100元以下、1000元以上的药物进行药物零差率比较,如阿莫西林胶囊从8.07元降至7.02元,每箱1.05元,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从32元下降到32元。10元到28元。00元。注射用生长抑素14肽降低52.5元。医疗设备的价格和检测项目的价格也下降了,如MRI平均下降了7%,CT平均下降了12%。
记者注意到,公众在诊所看病,不再单独收取登记费,将门诊登记费纳入会诊费用。普通门诊会诊费,门诊看病费,市、县、乡分别为6元、5元、4元;主任医师9元、市8元、乡7元;知名专家12元、市11元、乡10元。省发改委副主任陈勃表示,甘肃省省级医疗服务项目的调整价格(2017年版)从1万多个降至8408个。调整后,大型仪器的平均价格下降8.3%,试验平均降低19.7%,护理平均增长89.9%,手术分级平均增长43.8%(除麻醉、辅助手术外),治疗平均增加19.8%。
医疗机构得到补偿。
根据省级医疗改革计划,公立医院将通过价格补偿75%、财政补偿15%、医疗机构自我消化10%三种渠道进行补偿,最终实现公立医院补偿从药品奖金、服务收入和财政补贴三个渠道向服务收入和财政补贴的转变。陈勃表示,调整增加住院、护理、手术、中药等体现了医务人员劳动项目价格的价值。选取数据较为准确的9个省级医疗机构进行承载力计算。与2017年版工程项目价格计算结果的实际发生情况相比,各医疗机构都可以对其进行补偿。
据了解,截至8月31日,全省14个市、州的146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均实行药品零差率,同时实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
省医疗改革办公室主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保险挂钩、适度经济补偿、医院运行机制转变等改革是同步、无缝进行的。省级公共医疗机构取消合理收入减少通过三种途径进行补偿。
期望医疗改革更稳定、更好。
改革之所以困难,大多是停留在利益调整、如何造福群众、鼓励医务人员、医疗保险基金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无法回避的问题上,也是对管理智慧的考验。
在采访中,一些公立医院的负责人哀叹以前,医生用工的价格与其实际价值相差甚远,补偿机制跟不上。作为改革的三大内容,无论是取消药品奖金、提高医疗服务相关价格,还是降低大规模设备检查的价格,目的都是要调整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抑制医疗机构追求医药利润的冲动,同时防止医院和医务人员独自承担改革成本。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以前省医改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人民和社会部门联合印制和分发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应急预案”。成立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和处理涉及改革的突发事件,及时完善政策,确保省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错率,平稳有序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