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实现“三高共管” 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水平

2023-05-10 14:56:27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占死亡总数的40%以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建议,将血脂管理纳入我国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实现“三高协同管理”,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有效地减轻心血管疾病的负担。

众所周知,慢性疾病的负担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根据“2015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的数据,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据估计,我国目前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例,脑卒中患者至少700万例,心肌梗死患者250万例。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霍勇说,大量研究表明,以高胆固醇为主的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缺血性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根据数据,26.4%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在中国是由于高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24%。

与药物治疗相比,筛选和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霍勇说。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和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血脂管理滞后,已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缺乏症”。霍勇坦率地说。

鉴于此,霍勇建议将血脂管理纳入现行国家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标准,实现“三高协同管理”。“这是一项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可以”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质量和防治效率,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显著上升趋势,达到提高预期寿命和降低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目的,从而实现健康的中国。”

此外,霍勇说,要实现更全面的血脂管理,还需要通过饮食、锻炼和其他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以及在有需要的患者中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血脂管理,这样才能发现,而且管理得更好。”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