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长在病人的脊柱上。切除后必须切除脊柱的五个节段,并将其放置在人工脊柱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昨天宣布,世界上第一个定制19厘米人工脊柱的金属3D打印成功完成。这也标志着中国3D打印技术中人工椎骨时代的正式开启。
六月十二日八时,在北医第三医院骨科病房,病人袁先生紧张地躺在接受手术的车里,等待特殊手术的开始。袁先生有脊索瘤,是一种主要生长在胸椎和腰椎的恶性肿瘤。这时,癌细胞已经侵蚀了他的胸椎10,11,12,和腰椎1,2,共有5个椎体。对于这一罕见和困难的病例,别无选择,只能手术切除肿瘤。但是,即使五根椎骨被成功切除,还有什么可以用来支撑脊柱,重建脊髓、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的椎管结构,并维持其生理功能呢?
根据治疗小组制定的手术计划,世界上第一个金属3D打印多节段胸腰椎植入术将在袁先生的脊柱上完成长达19厘米的大跨度支撑,以取代完全切除的五根脊椎。袁先生的首席外科医生说,在过去,钛网填充自体或异体骨折是最常用的设备作为身体支持。骨折骨与邻近骨共同生长后,可实现骨融合,完成稳定结构的重建。然而,使用这种方法实现19厘米长的支撑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旦钛网移位,它也可能压迫脊髓,导致瘫痪。此外,圆柱形钛网与脊柱的S形生理曲线不匹配.
今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全国首个金属三维打印人体植入,即人工椎体的注册。本产品属于直接植入人体的三种骨科植入物。。领先的研究和开发组织是第三所北方医学院的骨科小组。2015年,该团队开发了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目前,我国只有两种经批准的三维打印人体植入产品。
作为3D打印人工椎体研究小组的组长,在对袁先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研究后,他决定为他插入人工椎体。“根据病人的解剖结构,我们使用金属3D打印来制作类似于他的五块椎骨的形状和长度的人工椎骨。”刘忠军说,人工椎骨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可以做成海绵状的微孔,就像人骨上的骨束一样。有了这种“骨束”,来自邻近正常椎体的骨细胞就可以生长成它,并最终实现骨融合。
这种操作在国内外是没有先例的,而且是很困难的。
六个多小时后,袁先生的家人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人工椎体成功植入,手术顺利进行。由于术中出血少,生命体征稳定,袁先生不必进入ICU直接回普通病房。“如果没有这项技术,恐怕我们只能对病人说声对不起。现在我们都很高兴,成功安装了人工脊椎的病人将来能够工作和生活与普通人一样。”刘中军说。
袁先生只是许多需要这项技术的病人之一。由三家北方医学医院开发的3D打印人工椎体将给更多的疼痛患者带来好消息,但他们没有好的处方。同时,产品的本土化将打破国外产品在高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进整个3D印刷业的发展。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