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来自一项单中心研究,表明dIVH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增加,但随后频繁的CT监测和积极干预有助于预防这种风险。
为此,哥伦比亚大学的witsch教授和其他人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以评估dIVH是否代表一个独立的临床实体,或者它是否主要与从发病到接受CT之间的间隔有关。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0日的“神经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在2009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对282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调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IVH与急性死亡率及远期功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的关系。
结果表明,151例(53.5%)患者为脑室内出血(IVH),即首次脑室出血(IIVH)。通过初步的CT扫描。首次CT检查后,CT开始至入院的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1.1h、6.0h和7.4h,DIVH组患者的平均发病间隔为7.2h。CT发病至入院的平均间隔分别为1.1h、6.0h和7.4h。
与iIVH组无IVH组相比,dIVH组入院后脑出血量明显增加(分别为17.6mL,0.2mL,0.4mL)。在控制ICH评分和血肿扩大后,首次入院CT检测的IVH(IIVH)与出院后死亡率及3个月、6个月、12个月预后差有关,而dIVH与任何预后指标均无相关性。
这项研究表明,IVH(IIVH)合并入院显像在ICH患者中更常见,并与不良的长期预后有关。相反,CT检查发现的DIVH事件并不常见(14.5%),也没有表现出预测预后恶化的特征。
此外,还指出,DIVH主要见于行CT扫描的患者中,并不代表独立的临床实体。然而,DIVH患者有两种特征:开始和CT扫描之间的时间间隔显著缩短,初始或延迟IVH的分类主要与CT检测的时间有关。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果与Maas博士等人以前的结果背道而驰。(dIVH与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因此,今后还需要更多的队列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