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口就陷入尴尬危机?六件事帮你对抗口臭问题

2023-07-16 10:54:48

自从习惯了有口罩的生活后,一些人慢慢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戴上口罩,才知道自己有口臭。

早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口臭列入疾病范围,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交和工作,一开口就带来不少麻烦。

用牙刷蘸水轻刮舌苔,如果刷毛泛黄,说明很可能有口臭。

拿个干净塑料袋或纸袋,对里面呼气数秒,若有异味,说明可能有口臭。

摄入过多肉、油炸、高脂肪食物或饮酒后都会有口臭症状。这类食物会影响胃肠消化酶的分泌,加重胃肠负担,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当呼吸时,残留食物的味道就会从食道内传出,从而形成“臭味”。

如果看手机时不说话,下颚不动,不做吞咽动作,就无法刺激唾液分泌,口腔细菌代谢的产物就停留在口腔。唾液不足的状态持续30分钟,引起口臭的细菌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口臭。

人每天要分泌约1.5升唾液,而紧张时天然“漱口水”——唾液明显不足,发干的口腔会变得脏兮兮,于是异味很快产生了。

此外,平常人们说的口腔异味并不只是葱蒜味,还有烂苹果味、臭鸡蛋味、臭肉味、血腥味、大便臭味等。不同的气味,可能表明患了某些疾病。

常见于过度减肥或糖尿病酮酸中毒患者的人群,由于脂肪、蛋白质分解而产生丙酮类物质,经血液到肺,又通过呼吸而散发烂苹果味。

要治疗口臭,最重要的是找到口臭的来源,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细菌躲在哪里;细菌最喜欢躲在“能吃能睡”的地方。

舌头本来是粉红色的,表面有一层淡淡的白色物质,称为舌苔。舌苔是舌头上脱落的上皮细胞、食物残渣、以及细菌的混合物。

舌苔不断形成,同时也会随着进食、漱口或唾液的冲刷不断脱落。但是,口腔卫生差的人常常有很厚的舌苔,细菌的生长就更加旺盛。有研究表明,舌背(尤其是靠近舌根部)的舌苔是口腔内挥发性硫化物最集中和产生最多的地方。

所以,舌苔太过厚重的人在刷牙后使用牙刷或刮舌板“轻刷”舌苔会有不错的效果。

一夜睡眠后,唾液长时间处于分泌减少的状态,起床时口腔菌群数量大幅增加,容易导致口臭。吃早饭能促进唾液分泌,因此,即使早上上班匆忙,也不要忘记吃早餐。

午餐后六七个小时,残留在舌头、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会令口腔菌不断滋生,晚饭吃得越晚,细菌就越多,越容易产生口臭。建议用完午饭后用清水漱口或刷牙。刷牙后,用牙刷清洁舌头表面的舌苔,也能预防口臭。

蛀牙严重之后就会产生蛀洞,牙周炎患者的牙齿周围有很多牙结石、牙周袋,细菌喜欢在蛀洞、牙周袋里,还更容易在牙结石表面生长,持续释放臭味。

因此,有口臭困扰的人及时把该补的蛀牙补上,争取一年洗一次牙,不给细菌创造滋生的环境。

智齿都位于口腔的最深处,再加上有些智齿没有长正,经常会有食物残留。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即使用力刷牙,也难以将智齿清洁干净。所以,长歪的智齿要尽早拔除。

长期抽烟的人,不仅牙齿上会有黄黑色的烟斑、结石,舌苔也会变色,还会导致口腔内的菌群比例改变,导致口腔异味。戒烟也是防治口臭的好方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