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4岁,2012年曾因牙齿松动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牙周科进行系统牙周治疗,现牙周恢复稳定,2014年于特诊科就诊要求恢复咀嚼功能。口内检查(图1-图8)67缺失,7松动II°,余牙松动I°,下颌牙齿磨耗见淡黄色牙本质,上前牙唇侧扇形移位,覆盖6MM,深覆牙合,牙龈质地颜色正常,面下1/3短。
患者7经牙体正畸会诊,暂保留,因患者就诊时已做完善系统的牙周治疗,且此时牙周基本稳定,直接行正畸治疗(图10-图13),历时两年半,关闭前牙散在间隙及6缺失间隙,同时上颌配以玻璃离子牙合垫打开咬合,改善了覆牙合覆盖关系(图14-图17)。患者正畸结束(上颌后牙仍佩戴玻璃离子),牙齿松动情况如前,3个月左右适应咬合高度,开始修复治疗,咬合关系转移到牙合架,制作诊断蜡型(图18)。
下颌微预备即去除唇舌侧、邻面倒凹、牙合面和切端微预备(图19),下颌前牙压铸瓷贴面冠覆盖唇面、邻面、切端和部分舌面,后牙压铸瓷贴面冠覆盖颊面、邻面、牙合面和部分舌面,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恢复正常(图20-25),面下1/3基本正常(图26-图29),咬合稳定,基本满足患者对美观、咀嚼和言语的需求。患者两年后复查,口内检查原所有牙齿均未脱落,7|6|7松动II°,余牙松动I°,口内卫生保持良好(图30-图34),曲面断层(图35)示牙槽骨吸收情况和最初治疗时基本无变化,767根尖低密度影,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3。
牙周炎是临床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当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造成前牙移位,影响了患者的咬合功能及美观,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前牙移位患者,采取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有限,无法完全纠正前牙移位,有研究证实,将牙周治疗与正畸治疗联合应用于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牙周炎易复发,所以治疗后需行完善的牙周支持治疗。患者有牙周病和错牙合畸形,并伴有咀嚼功能不佳、牙齿磨耗等症状,需多学科联合修复。牙周治疗是前提,只有稳定的牙周,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正畸修复治疗,当牙周稳定,通过正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覆牙合覆盖及打开咬合关系,最终通过贴面冠 修复方式重建患者的咬合,恢复患者的美观、咀嚼等功能。
因为患者牙周情况稳定,松动度为I°,经正畸及玻璃离子抬高患者咬合,患者适应咬合高度后可采取修复治疗,通常对松动牙采取牙周夹板修复,对于该案例由于松动牙松动度基本都为I°,若采用牙周夹板治疗,自洁能力不佳,牙体预备量多,个别牙齿还需预防性根管治疗,患者不同意,所以采取贴面冠修复,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该患咬合记录的制取对于最终的修复效果起重要作用,在制取咬合记录时先预备前牙区,此时制取前牙区咬合记录,后去除上颌玻璃离子牙合垫,再根据前牙咬合记录制取后牙咬合记录,最终将前后牙咬合记录将工作模型转移至牙合架制作修复体。
正畸治疗时需与修复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修复为导向进行正畸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病例通过关闭前牙散在间隙及6缺失间隙,同时上颌配以玻璃离子牙合垫打开咬合,改善了覆牙合覆盖关系,为修复建立适合的高度。患者两年后复查发现新增76的松动度及根尖有低密度影,猜测与患者本身的牙周条件有关,也与正畸过程中矫治力的把控有关。牙周炎伴有前牙扇形移位需多学科共同联合治疗,要有整体的观念,稳定的牙周,在牙周稳定基础上进行正畸治疗,改善错牙合畸形,当正畸效果稳定时,进行修复的咬合重建,重建患者的咬合,恢复患者的咀嚼、美观功能,最终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