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资料介绍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说什么颜色艳丽、头是三角形、身体短、腹部红色等,这样的蛇类都是剧毒蛇。哪些头型圆滑,身体细长,颜色一般的蛇是无毒蛇!其实,这都是片面的,只对某一种毒蛇和无毒蛇做的描述,殊不知,毒蛇和无毒蛇特别的多,但从外表我们是无法辨别毒蛇和无毒蛇的,只能对某一种蛇进行鉴别。
所谓的毒蛇就是有毒腺、毒腺管、毒牙组成,这是构成毒蛇的基本条件,我们是不能从蛇的外表来判断一个蛇是毒蛇还是无毒蛇的。辨别毒蛇和无毒蛇的方法是撬开蛇的口腔,然后看看有没有毒牙,一般的毒蛇前面有两颗特别长的牙齿,分布在口腔两侧,这就是毒牙。毒牙是空心的,分为管状毒牙、钩状毒牙,勾牙毒蛇有分为前勾牙和后勾牙毒蛇,一般后勾牙毒蛇毒性都不是很大。
管牙类: 其头呈三角形,背部通常呈褐色调并带深色斑块,所有蝮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毒牙长且大型呈中空的管状位于上颔前方两侧,平时藏于肉质鞘中,使用时才会往前伸出,除平常使用的一对毒牙外,其后方并常有1-2对备用牙,毒性多以出血性毒为主,
前沟牙类:其头呈椭圆或圆形;外表常具较明显甚至鲜艳的纵行或环状斑有警示的功能,所有眼镜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仅具一对固定表面具凹沟的毒牙,位于上颔前方两侧,但不若管牙类那般大,毒性多以神经性毒为主,在台湾包括眼镜蛇、眼睛王蛇、太攀蛇、虎蛇、带纹赤蛇、雨伞节、环纹赤蛇以及所有的海蛇类皆属此。
后沟牙类:其毒牙仅较一般齿稍大且位于上颔后方,这类毒蛇毒性通常不如蝮蛇科或眼镜蛇科蛇类那般强,黄颔蛇科有部份成员具此类型毒牙,包括:水蛇、唐水蛇、茶斑蛇、大头蛇皆是,虽然这类蛇中毒时通常仅会肿胀,无致死之虞,但对一些体质较敏感的人仍可能引起较严重之过敏症状
毒蛇咬伤其实也有一定的时间性的,毒蛇咬伤的时间根据毒蛇的品种不同,气候特点有所不同。如闷热潮湿的天气毒蛇会经常出没,连续阴雨天,天气突然专晴,此时是毒蛇最多出没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注意防毒蛇咬伤了。
每年百分之70以上的毒蛇咬伤都是蝮蛇咬伤的,蝮蛇除了夏季早晚出没容易找到规律,其他季节很难了解它们的行为,它们不但白天活动,晚上也相当的活跃,特别是在阴雨天,蝮蛇更容易出没,南方地区就连寒冷的冬季,晴朗的天气里,它们也出来活动。蝮蛇是抗寒力最强的毒蛇,哪怕是我国最北的地区也有它们的身影。
而毒蛇的分类大致可分成三大类:
1、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2、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有竹叶青、蝰蛇和龟壳花蛇等,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
3、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有蝮蛇,大眼镜蛇和眼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毒蛇咬伤后,要马上在伤肢伤口的上部(近心端)10cm处或者膝,肘稍上处(手指被咬,就扎指根)绑扎,并且每隔15至30分钟放松一至两分钟,以免肢体坏死。绑扎时不要过紧以免阻断动脉血流,使局部坏死。
绑扎后,要用清水,肥皂水或者冷茶水冲洗伤口和周围皮肤,有条件时可以用2双氧水或者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如周围实在没有水,可以用人尿替代。注意,不可以用酒精冲洗伤口。冲洗后进行扩创排毒,用小刀或者刀片按牙痕方向纵切或者十字形切开皮肤,切时不宜过深,只达皮下就可以。以后可以用嘴去吸吮伤口,但是要注意,嘴唇或者口腔黏膜有破伤时不可以用这种方法。毒液吸完后,用7层消毒纱布覆盖伤口,进行湿敷,这样有助于毒液继续流出。
假如咬伤位置的皮下组织比较厚或者周围组织比较多,可以采用拔火罐拔毒,亦可用火烙法,即将火柴点燃后在咬伤的牙痕处烧灼,连续三到五次,烧灼后牙痕处形成焦痂,使进入身体内的蛇毒变性,减少全身中毒反应。
经上述急救处理后,要马上就近送医院进行治疗,假如毒蛇已被打死,要将死蛇一起带去,以利对症下药。
文稿:百度贴吧okugrdwa
图片:网络
编辑:饶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