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3日,惠州口腔医院在华贸天地举行宝妈口腔公益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
活动中,市民接受了有益的科普知识,还进行了趣味游戏互动,并领到了现金券、洁牙券等礼品。不少市民表示收获满满。
许多市民前来咨询口腔健康问题。
现场免费给小朋友检查口腔。
为什么计划怀孕前要查口腔?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口腔出现疾病,不但会影响准妈妈的进食和营养,更重要的是它还会诱发包括心血管病在内的许多疾病,甚至造成孕妈妈的流产、影响胎儿大脑发育等。
而怀孕期间,尤其是孕早期和晚期不宜进行复杂的口腔治疗,否则可能会因为紧张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儿流产或早产的风险。
所以在计划怀孕前,不仅要进行妇科检查,还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减少口腔疾病隐患。如有口腔疾病,要先治疗,例如要清除牙龈刺激物包括牙结石、牙垢,有龋病的还要及时治疗,避免在怀孕期间出现口腔急诊而引起痛苦,也减少对宝宝不良影响的风险。
准妈妈如果患有口腔疾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进食,进而引起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此外,宝宝的乳牙发育不好跟妈妈怀孕时的营养有关。宝宝的乳牙虽然是出生后才萌出,但不是出生后才开始发育的。早在胚胎6~7周时,乳牙就开始发生、发育和生长,这个时期如果准妈妈不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就可能会影响乳牙胚的发育,造成乳牙的发育迟缓。同时,如果这个时期准妈妈发热、生病造成营养缺乏也会影响乳牙胚的发育,造成萌出后的乳牙表面有很多坑坑洼洼,影响美观。胎儿4-5个月,乳牙胚开始钙化,此时,母体需要摄入足够的钙、磷、其他矿物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等,否则就会造成萌出后的乳牙钙化不好,抵抗龋坏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龋坏。另外,怀孕时的准妈妈如果吃了某些药物也会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如四环素类药物,就会造成恒牙的四环素牙,影响美观和牙齿的功能。
女性怀孕后,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会升高,雌激素水平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内分泌发生改变,牙龈的易感性增强,这就容易发生妊娠期龈炎。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或者原来红肿的牙龈更严重、出血现象也明显加重。严重的会有牙龈自发性出血,甚至影响进食。
另外,由于妊娠期呕吐等原因,使唾液呈酸性,更易造成牙面酸蚀与脱钙;同时,孕妈妈饮食种类数量和次数的增加,均使牙齿处于容易患龋的环境中;加之,在妊娠期体力下降,行动不便,更容易忽视口腔卫生保健,口腔卫生状况更差,无意之中就给细菌的生长繁殖增加了机会,从而使本来没有龋病、牙龈炎的女性在妊娠期更易患病,孕前已有疾病的孕后病情加重。
各位孕妈妈一定要做好孕期的口腔护理。
首先,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天然食品,少吃软、粘、甜的食物,维持营养平衡。医生建议孕妈妈,每次吃饭一定要吃饱,避免少吃多餐的进食方法,使孕妈妈的口腔里经常有残留的糖分,从而易导致蛀牙。若确实饿了,应选择一些蛋类、奶酪或牛奶来补充体力,避免食用可能导致龋齿的食物。还要避免吃过多的酸性食物,如话梅、柠檬、陈皮等,以免牙齿受到侵蚀而造成牙齿敏感。另外,应多吃一些富含纤维并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孕中期(4个月)以后,还需要有大量的钙、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
其次,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选用刷头小、毛软,刷毛顶端磨圆的保健牙刷,除了坚持每日早晚认真刷牙外,每餐后还要及时漱口;每天睡前使用一次牙线清洁牙缝;对于口腔内蛀牙较多的孕妈妈,可以局部使用氟化物预防龋齿,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含氟漱口液口等;在餐后和和睡觉前咀嚼木糖醇口香糖,促进液分泌,也有利于牙齿的清洁。
孕早期很多准妈妈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于是不愿意或不认真刷牙。其实,在孕期口腔组织敏感度比较高的特殊时期,绝不能因此而忽略口腔健康的维护。如果刷牙会诱发呕吐,可以在每餐后先用温水漱口,及时清除食物残渣;然后选择早孕反应不严重时再刷牙。对于完全不能耐受刷牙的孕妈妈,吃饭后可以用牙签把牙齿逐个清洁干净。
很多孕妈即使出现牙痛等口腔问题,痛得吃不下、睡不着,也会因担心对胎儿造成影响而不接受治疗。其实,孕期发生口腔问题越早治疗就越简单,治疗时间越短、效果越好、费用越低,孕妇的痛苦也越小。如果推迟治疗,难度会加大、时间会加长、技术也变得复杂而效果还有限,费用也高,孕妈妈的痛苦也加重。若炎症扩散,为控制炎症需要全身用药,就会影响到胎儿。
如出现了口腔问题,一定要到正规的口腔医院或诊所进行诊治, 医生会视具体情况采用最简单、最保守的治疗方案;对于比较复杂的口腔治疗,建议等生完宝宝再说。切不可到街边游医处看牙或因牙痛而自己乱用药,否则会对自己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普通的洗牙、补牙和简单的口腔治疗,其实在怀孕期间是可以进行的。一般来说,孕妈妈治疗口腔疾病最适宜的时期是孕中期,即怀孕第4-6个月。孕妈妈去看牙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状况及胎儿的胎龄,以引起医生的警惕,避免使用不利于胎儿健康的药物及材料。一般应避免在孕期进行口腔X线检查,尤其在怀孕头3个月内禁止照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