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奶奶工作坊回顾】如何滋养和陪伴0~7岁的孩子

2023-05-10 14:56:27

【汤奶奶工作坊回顾】如何滋养和陪伴0~7岁的孩子


  • 地点:重庆南山丽景酒店

  • 时间:2018年4月29日 上午


暮春时分,百花欲尽,然而大地受到阳光更多的照耀,以及雨水的浇灌,暗暗积蓄着蕴酿着更强大更旺盛的生命力,从那深深的泥土里,从那花儿离开的枝桠,潜滋暗长着的,令人们满心期待的,是新一轮的果实,那不仅仅是果实,是人们为之辛勤付出的动力,更是人们寄予未来的满腔希冀。



于是,我们敬爱的汤奶奶来了,执着于幼儿教育的家长们,老师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在她的身边静静聆听,汤奶奶亲切的话语不仅给与我们诸多启发,更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温暖包裹每一个人,仿佛呆在她的身边就如同回到了孩提时,回到了妈妈那温暖的怀抱;而汤奶奶的举手投足间却让人感觉到她的谦卑她的真诚以及她深入骨髓的崇敬心,仿若一个手捧圣杯的孩子,随时准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汤奶奶的到来如同这五月的阳光明亮而温暖,如同这五月的雨水轻盈而润泽,作为在中国播撒华德福种子第一人,十余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推动促进亚太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她70多岁的高龄依然孜孜不倦地辛勤耕种于这片土地,当她得知重庆华德福幼儿已发展到十余个园所,各园所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也日益频繁紧密,她的欣喜赞叹之情不禁溢于言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汤奶奶给我们施以阳光雨露哺育,这山水之城定将回报以更加丰硕的果实,让我们共同期待!


工作坊前一夜晚上十点半,汤奶奶专注平静的签名,仿佛时间和疲惫都不在当下。完了还仔细了解问卷及家长情况。



以下特附上来自家长新月幼儿园家长袁英的笔记,以供参考

     

一、当今父母们面临着养育孩子的挑战。


挑战1:父母们不再从父辈那里借鉴育儿经验。


现在的人意识越来越强,对老一辈的严厉教育、打骂教育不再认同。现在的人认为父辈的育儿观及育儿方式已经落后到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他们看不到父辈养育孩子中也有一些很好的方式值得借鉴。


尽管如此,父母们却依然会无法控制地冲孩子发火,惩罚甚至打骂孩子。因为父母们也缺乏养育孩子的经验。这种时候,请家长们放下内疚,内疚自责对养育孩子并没有好处,把内疚自责转化为下定决心不再这么做。当你下定决心不再这么做的时候,你就会有意识地思考,我要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孩子这么做我会生气,是孩子真的错了?还是我不了解孩子,这对他来说本来就是正常的?我是不是应该学习孩子成长发展的一般规律,去了解孩子,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做得不对,那么,作为父母,要怎样帮助和支持到孩子去改变?冲孩子发火或是打骂孩子,能够起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效果吗?这样的自问,可以帮助父母更加清醒地看到,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正在做的与我想要的一致吗?


传统的大家庭给到孩子温暖和爱。温暖和爱滋养孩子的心灵,爷爷奶奶的爱,外公外婆的爱,叔叔伯伯的爱,舅妈婶婶的爱,与父母的爱,成为孩子的精神食粮。



挑战2: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


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视机等)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包括:发出的振动影响孩子的健康,使孩子上瘾,阻碍想象力的发展,破坏专注力,减少与周围人的互动,从而失去很多在与他人互动中学习的机会等。


国际上有一个组织叫做ELIANT,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一项活动,邀请家长、老师们签名联合请愿,保护孩子,不受到电脑电视的伤害。

父母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首先是有意识地去了解电子产品对生活有哪些负面影响,对0-7岁的孩子发展有哪些伤害。当然,电子产品也有很多正向的好处。那么,如何避免或减轻它的伤害,同时又能很好地运用它?这是成人要思考和去行动的。成人如何避免被手机电脑操控呢?去大自然吧,去运动吧,去做瑜伽…用这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取代手机和电视。成人陪伴孩子玩耍,取代电视和手机陪伴孩子,也能避免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


挑战3:信息大爆炸时代,父母们如何保持清醒。


如今,网络社交平台、各种书籍会推送有关育儿的文章和视频。我们走在有很多信息产品的超市里。这些信息,有好的,有不好的,但人们很难加以区分。人们对信息的反应,要么听取所有的建议,要么先试试建议A,再试试建议B…。听说中国当前正在发生着一个新教育运动,有一些人在研究风行全世界的五大育儿思想,包括国学、蒙氏、华德福、自然教育等。听说中国有个金宝贝,它把各种听说很好的育儿理念和经验用来育儿。当我们过于关注外在信息,过于依赖各种育儿理念时,也许我们就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关于养育我们自己的孩子的认识和想法。人们对过多的育儿信息可能会有的两种极端反应,其一,意见太多,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似乎这样做有的育儿理念说是对的,而有的育儿理念又说不对。太挫败了,干脆逃避不管了,让父辈们帮我带孩子吧。其二,各种育儿信息都去尝试,没有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挑战4:父母为满足自己内在被赞赏的需求而打造孩子。


人的占有欲,会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物品。父母们内在被赞赏的需求驱使父母让孩子提前做很多事。比如,过早学习走路,过早学习智性知识,给孩子们上很多培训班,希望把孩子打造成学霸,才华横溢的小能人,以此来显示作为父母的我们,多么成功,多么高贵。正是这些内在需求,使父母们很容易受某些宣传的吸引,“你的孩子是个天才”,“我们会让你的天才孩子更加厉害”等等。让自己的孩子看起来很厉害,这正是父母们需要的。而这些过早让孩子做的事,却是对孩子们有害的。当下,全世界都存在着一个现象,大学生率逐年升高。据相关人士调查,这些的孩子,大都出生前妈妈就在做智性早教。听说胎儿听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会促进他成长为艺术家,所以音乐胎教也盛行一时。事实上,当父母们把孩子看做物品,看做私有财产,才会去过早打造孩子,而忽略孩子的发展规律。


二、有意识地学习。


学习,属于有意识地研究范畴,是头脑意识层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自己的敏锐的感觉,问问自己,感觉这种教育是好还是不好?同时,发展出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区分和辨别哪些方式好或哪些不好。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式。


三、孩子成长的阶段性。


孩子的成长,是在前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阶段。它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一步一步来,而不能跨越前面的发展就达到后面的成长。孩子生病、换牙、搬家、飞机火车长途旅行、爸妈离开一个星期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些情况都可能会使孩子的发展变缓甚至停滞。父母要做的是理解和接纳孩子,无条件地温暖和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在爱的滋养下去发展。


四、0-7岁孩子的发展。


0-7岁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爱。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爱和温暖。

温暖,有两个层面。一是身体层面。拥抱、亲吻、抚触、穿柔软的衣物、阳光下戴帽子保护眼睛和皮肤、寒冷天气里穿着厚实保暖。二是内心层面。家庭氛围和谐,爸爸妈妈关系好,父母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系好。幼儿园的氛围和谐,老师能够理解和接纳孩子,而不是评判孩子,把孩子的特点看作是问题。老师能够由衷地爱孩子,把陪伴孩子看作是生命的彼此滋养,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特而珍贵的生命,她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与老师平等的人,是一个在生活上需要老师照顾和陪伴的人,是一个可以从与老师的互动中感受到是否被接纳和爱的人。幼儿园教师,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为一个珍贵的生命未来的人生奠定底色的重要他人。



0-3岁,孩子的身体在成长,脏器在发展。身体健康,孩子就会感到快乐和舒适。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营养、节奏、平衡。


给孩子提供足够多的营养食物,生活作息有节奏,如喂奶有节奏,设置规律的进食时间。当孩子的身体发展有节奏,情感发展就会有节奏,孩子就会感到安全、舒适和快乐,进而培养出纪律来。


每一天在固定的时间吃饭休息玩耍。孩子无法自己发展出节奏感,大人要帮助孩子去发展节奏感,纪律感。


当父母一起来抚养孩子,孩子会发展得更平衡。爸爸参与进来养育孩子,是很有必要的。生命的头三年,孩子在家与妈妈在一起,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孩子的成长,需要爸爸妈妈都在身边。


3岁(甚至更早一些),孩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发生了。

3岁前,孩子以为自己跟妈妈是一体的。而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强。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孩子和父母带来挑战。3岁就是一个说不的年龄。


0-3岁,说不之前,孩子说的是Me too,即“我也要”。

3岁,孩子说不,有你和我的区别。他开始需要朋友。


3-5岁,孩子需要朋友,玩具,玩耍。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她跟玩具一起,跟伙伴一起,可以一直玩一直玩,忘记吃饭。成人不去干涉孩子怎么玩,只要她是安全的,不危害其他人和公共设施和物品,就给到孩子自由玩耍的自由。而玩具的提供,成人需要给孩子做出选择,哪些玩具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哪些没有。同时,父母要为孩子设置玩耍的时间节奏。


5岁,新的挑战出现。孩子出现思考。

5-7岁,孩子需要更多的玩耍,孩子的思维能力较之前得到更大的发展。在玩耍中,孩子会主动思考,通过玩耍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些教育会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做很多事,比如很多的智性学习。而华德福教育提倡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慢慢有意识,而不是推动他更快地有意识。


五、家长/老师有意识地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


原则:


1.理解孩子的发展。

这是所有孩子的发展规律,是广泛的而不是精确的,是一个群体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知识。


2.尊重孩子的个体性。

这是精确的、个体性的真实的孩子。


3.养育孩子的方法。

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元素:爱,温暖,节奏,营养,感官。



华德福教育提倡用艺术性方式去滋养孩子、爱孩子、温暖孩子。艺术性,并不仅仅指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歌剧、戏剧等。华德福教育也会通过歌唱、舞蹈、蜂蜡、湿水彩、故事、偶戏、手工等艺术形式来滋养孩子。而在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间透着艺术的气息,对孩子潜移默化地滋养和温暖,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华德福学校里,一个活动的开始与结束,是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的。节奏感的建立,是通过“呼”和“吸”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身心去体验、去感受而建立的。

0-7岁,感官的发展方面,主要是发展触觉感官。温暖地触碰孩子,拥抱,牵手,亲吻,抚触,韵律按摩等都是很好的发展孩子触觉的方式。温暖的触摸孩子,占到华德福幼儿园教育的一半以上。

汤奶奶触碰游戏分享:蜗牛先生(略)


4.父母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

这一点很重要。它是前面三点能够很好做到的基础。成人要有意识地学习了解孩子的发展,如何温柔地触摸孩子?如何才能做到对孩子不生气不打骂?如何做到适度爱孩子,不溺爱不忽略?成人自己如何有节奏地生活?等等,很多很多。


 学员反馈 


感谢奶奶不辞辛劳给我们带来爱和温暖的滋养!上午,奶奶给了我们一个大的图景,我们面临的挑战(缺乏长辈的经验、技术——电子产品的影响、网络等信息过多过杂)和有利之处(人们对意识越来越清晰、父亲对养育的参与等),0-7岁孩子的发展(大的图景,更细致的了解有赖于大家继续深入的学习),由此引出幼儿早期教育的原则是——爱、温暖、安全、营养、节奏、感官(触觉),这当然也是0-21岁孩子发展中重要的原则,但是相对于0-7岁尤其重要。


在此基础上,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特点,他独特的魅力就在于:

1、有意识的理解孩子的发展;

2、在孩子发展普遍性的理解之上尊重孩子发展的个体性;

3、教育的方法和技术——艺术性的;

4、成人的自我成长。我深切的感恩和华德福的相遇,能够让孩子在爱和温暖中有界限的成长,而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孩子,结果却成就了成人自我的成长。而当我们心里对孩子——人的发展图景有理解,我们就会更加坦然自信,更少恐惧忧虑,相信万物有时,静待花开



重庆新雨学园

重庆新雨学园位于重庆主城区的肺叶——即南山后山,在群山包围之中,亦在长江之滨。虽无车马喧,却结庐在人境。新雨学园是由重庆的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纳溪园(2010年建立)和重庆的第一所华德福小学--小荷书院(2011年建立)合并而成,是一所非营利的实践华德福教育的机构。学园以华德福教育对儿童的理解为指导思想,以华德福教学大纲为依据,为社会培养独立、自由、健康、热爱社会、平衡发展的人。

联系我们

亲爱的朋友们,非常感谢关注我们。观园需要提前预约,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家的需要,无论是招生咨询还是对学园状况的咨询,都请您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1.电话:陈老师:13330210603(小学)     巧儿老师:13368177063(幼儿园)

  办公室:62813635

2.微信:nian_yuan9382(小学)     Qiaoer_2013(幼儿园)

  (申请加好友时请注明咨询内容)

3.电邮:naxiyuan88waldorf@163.com

温馨提示:电话联系请在工作时间(9:00-17:00)打电话,短信、微信、QQ和电邮不受时间限制,但我会在工作时间处理。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如果电话不能接通,请短信留言,我会尽快给您回复!请见谅!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