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脱臼是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一种,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多,导致肌肉或韧带拉伤,所以有“笑掉下巴”之说。
近日,一对老年夫妇在火车上打牌时,因连着摸到几把好牌开心过度,老太大笑时不慎将下巴笑脱臼。最终经列车工作人员求助120,协助下车治疗才脱离危险。
临床上称之为颞下颌关节脱位,好发于中老年人。根据发病缓急而分为急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和慢性脱位;反复发生则称习惯性脱位;按其脱位发生部位又可分单侧性和双侧性脱位;按髁状突移位之方向则又前方脱位、后方脱位、侧方脱位和上方脱位。其中双侧脱位最为常见。俗称“掉下巴”。
拔牙、打呵欠也会引起下巴脱臼
病因多为关节部或下颌部突然受暴力,有时在拔牙或施行口腔手术、咽喉部手术、插管麻醉迫使张口用力过猛等均可致颞下颌关节脱位;亦有因关节韧带松弛、打呵欠等张大口时发生此症。经常的表现为口半开,闭不住也张不开,口水直流,言语不清,咀嚼、吞咽障碍。因下颌骨向前移位,两颊变平脸形变长,关节附近疼痛或肿胀,耳屏前凹陷明显,在颧弓下方可触及移位之髁状突。
治疗下巴脱臼良方
1.下巴脱臼后,可以采取一边刷牙一边活动嘴巴的方法治疗,一般情况下,僵硬的肌肉碰到牙膏后会自动萎缩,大概3分钟后就会恢复。
2.把关节推回原位的方法:用两个拇指伸入嘴巴中,往外拉,再外上推即可。
3.造成下巴脱臼的原因可能是缺钙及缺少胶原蛋白,因此建议平时注意补充蛋白质粉、维生素C及钙片。
4.把白参隔水蒸熟后服用,每天服用几次,此外,平时还要经常按摩和补充钙质。
对付下巴脱臼 医生这么做
患者坐手术椅或靠背椅上,固定头部,操作者站在病人前面,肘关节与病人的下颌牙齿同高,两臂近乎伸直,拇指裹上纱布伸入病人口内并置于下颌磨牙(俗称大牙)的上面,其余四指握住下颌骨(下巴)体部,拇指逐渐用力压下颌骨向下,在拇指下压的同时其余四指同时用力将颏部(下巴部位)缓慢向前旋转向后推下颌骨至关节凹内,这时往往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跳声。术后的拇指必须在关节复位的瞬间迅速向颊侧移开以防手指被咬伤。患者自己也可以依法而行。
对于下巴脱臼,我们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保暖。
2.不要偏侧咀嚼,减少大笑和大张嘴。
3.可配合针灸治疗、牵引(如下图)。
对于上边那位老人家,小编只想说:笑归笑,笑的时候轻点,可不要乐极生悲,笑掉下巴啊!
1、血常规、血糖、心电图、腹部彩超、DR、骨密度检测、血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九项体检(原价390元)只需8元;(需持医保卡方可享受以上优惠)。
2、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脑梗塞、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糖尿病、痛风、风湿、类风湿。以上疾病量身定制住院调养方案,价格大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