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计划”近日出台,从完善体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收入结构、改革支付方式、促进智能医疗、转变医疗模式、加强全面监督、促进医疗改革协调等八个方面确定了北京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根据“实施计划”,到2020年,所有疾病组都将按疾病类别支付,个人卫生支出将占保健费用总额的20%左右。每万名居民将有3名以上的全科医生,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2.4岁。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计划”提出,北京市将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督等五大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
[重点1]
逐步提高基层医院转诊登记比例。
为优化医疗模式,北京市将逐步提高二级、三级医院预约登记比例和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登记比例,并优先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实名制。
同时,北京将推进严密医疗联营的建设,研究制定政策,鼓励医疗保险患者将其作为指定医疗机构使用,并加快建立“金字塔”分级诊疗体系。
家庭医生签名服务将是北京市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突破签约服务内容和激励机制的重要出发点。实施方案建议,要完善家庭医生收入分配机制,开展按头付费慢性病试点项目,探索以人口健康指数为评价标准,指导家庭医生重视居民健康。
北京还将推动一些初级和中级医院转变为康复医院,到2020年,每1 000名常住居民将有0.5张康复病床。
[焦点2]
适当提高诊断和治疗用消耗品的价格
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根据实施计划,北京将逐步缩小政府定价的范围,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将由政府主导,非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将由市场决定。
在今年4月实行医药分业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实施计划建议及时提高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体现诊疗、外科、康复、护理、中医药等医疗人员技术服务的价值,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验项目的价格,降低药品和消耗品的价格和成本。
因此,北京公立医院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将以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为重点。同时严禁向部门和医务人员发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的报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验、化验等收入挂钩。
在药品耗材采购制度改革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药品购销“两票制”的实施、分类采购的实施、鼓励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为医疗保险支付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留出空间。
为了解决药物消耗品比例高、检查过度的问题,实施计划还提出,应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监测和评估机制,并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加。
[重点3]
按疾病类型为所有医疗机构支付费用
北京市医改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北京还将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障卡系统的转型,并与其他各省、自治区、市进行联合调整测试,更好地按照规定对不同地方的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提供支持。
同时,完善和优化京津冀社会保障转移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促进保险信息互联共享和医疗保险指定互认。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将继续深化。2017年,北京将在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实行住院病人按病种付费,并将其推广到二级医院;探索精神障碍和其他需要长期住院和相对稳定的日常费用的病床支付;研究实行门诊头等费,指导慢性病保险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到2020年,改革将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服务。
北京还将探索建立以政策为导向的长期医疗保险制度,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一个体制框架。
针对医疗行业专业化、技术化、服务难以保存客观证据、难以准确计量的特点,提出了医疗行业服务标志的实施方案。
此外,将加快医疗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评分体系和医护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评分体系,建立执业行为与医生信用评价的联动机制。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