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今天发布了“中国医学改革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2016年深化医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果。个人支出占保健费用总额的比例仍然低于30%,人民有更大的就医意识。
据报道,中国的医疗改革在公立医院全面改革、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制改革和药品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和各地医疗安置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网络得到巩固和完善,商业医疗保险不断发展,制度联系得到加强,扶贫工作得到了切实的帮助。居民的健康水平继续提高,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普遍优于中等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提供服务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的可获得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有效控制了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速度。财政投入继续增长,卫生总费用结构逐步优化。
<Report>数据用于总结2016年医疗改革的新进展。第一,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儿死亡率降至7.5%,产妇死亡率降至每10万人19.9人。第二,公立医院全面改革试点正在推进。医疗改革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从4个扩大到11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从100个增加到200个。第三,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分类和处理是第一位的。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266个地级城市,开展了医学联合、医学科学等多种分级诊疗模式的试点研究。家庭医生合同服务覆盖率在22%以上。四是基本医疗保险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标准提高到420元。该政策地区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偿还率稳定在50%左右和75%左右。实施临床路线管理的个案多达1010宗。五是深化药品供应体制改革.经谈判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0%以上,已在29个省暂停。加强药品短缺预警和供应保障,定点增产九种低价位药品。六是进一步优化社会医疗环境。私立医院占55.3%,非公立医疗机构占22%以上。
报告指出,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三医联动改革的促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医药卫生法制亟待完善,、规范化亟待加强,综合监督手段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报告对下一步深化医疗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医疗改革的组织领导;二是将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完善医疗、医疗保险、医药联动机制;四是完善医疗卫生法律体系,提高卫生管理能力;五是联合推进医学教育和科技创新,发挥医疗改革的支撑作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