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超过3200万人签约家庭医生

2023-05-10 14:56:27

在四川,人们越来越熟悉“家庭医生”的概念。截至去年底,四川省已有3200多万人注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率为40.16%。家庭医生给公众带来了什么样的医疗经验?家庭医生是否有助于实现“基层一级第一诊双向转介”的分级诊疗机制?如何鼓励家庭医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请看一下记者的实地调查。

“血压很好,记得吃什么就做什么。”在对一位高血压患者进行家访后,李瑾收拾了她的药箱,准备赶往下一位住院医生的家。作为成都晋江区盐城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家庭医生,她本周必须完成对10多名签约居民的回访。

“家庭医生”这个一度“高雅”的概念,在四川已成为一种方便的医疗服务。截至去年底,四川家庭医生注册率为40.16%,已有3200多万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根据四川省去年年底发布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省将努力扩大对全体居民的承包服务,基本实现家庭医生制度的全面覆盖。

免费就医,居民就医实现差异化管理。

“你可以在家看医生,为什么要去医院挤呢?”吴善成,72岁,是成都市武侯区榆林社区居民。他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批高血压患者。自与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订“健康管理服务协议”以来,该中心不仅建立了健康档案、进行了健康评估和制定了健康计划,而且每年提供一次体检和中医体质鉴定服务。

要享受这些服务,吴善成不需要付一分钱。根据实施意见的规定,家庭医生向居民提供约定的签字服务,服务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支付。根据签约居民的费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吴善成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完全免费;。

方悦,也是榆林社区的居民,为他的孩子购买了一项有偿增值服务.“三年的总费用只有1600多元,比一家特殊的儿童医院便宜得多。”方悦告诉记者,这项名为“婴儿保健包”(Infant Health Care Pack)的项目是为0至3岁的婴儿设计的,包括智力筛查、黄疸测试、抚摸婴儿等服务,每天24小时都能获得医疗建议。

“家庭医生制度有利于促进分级诊断和治疗。”成都跳伞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勇说,社区65岁以上人口超过770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1.2%,对初级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人们对医疗咨询和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李勇说,家庭医生的出现,有利于医院病人“分流”到社区,尽可能节省医疗资源,通过建立不同内容的有偿签名服务,为居民就医提供差异化管理。

家庭医生发挥“健康看门人”的作用,使“一级诊断双向转介”的分级诊疗机制成为现实。“当你需要看医院的时候,通过家庭医生的绿色通道要快得多。”四川省卫生计委负责人说,设有双向转诊的三级甲等医院设有专门办公室,负责接待社区家庭医生转诊的病人,比直接到三级甲等医院登记更方便、更快捷。

严格管理和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

根据实施意见的规定,社区家庭医生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不仅需要取得转学培训证书,而且对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方面也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例如,在成都市,当地的家庭医生转学培训是在省一级医院完成的,只有通过考试后才能接受。,家庭医生要想成为一名健康的“守门员”,就必须具备优秀的综合业务技能。

打开武侯区榆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曾玲的工作表现册,社区内四个家庭医生小组的检查记录和病人评估情况清晰可见。“这些都是考绩的基础。”曾玲说,家庭医生的工作有定量的评估标准,工资是与评估结果挂钩的,最低的评估收入只有一半左右的最好。

当地家庭医生的平均月薪约为8000元,相当于二级医疗机构医生的收入。武侯区卫生局局长田军表示,除了财政支出外,,不需要像医院这样上夜班,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只有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一年签字”制度增加了居民签字的自主权:实施意见规定签字期限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以续签合同或者选择其他家庭医生签字。“我们社区有七个家庭医生小组,如果病人改变签名,甚至投诉,就会公布该小组。成都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小李说,“一年签约”不仅体现了合同自治的原则,而且有助于鼓励家庭医生为“留住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互联网医学会提高卫生管理效率

成都市新新网社区全科医生陈锐自成为1000多名居民签名医生以来,上午坐着,下午再来看医生,已成为正常的工作。“有时,当几个病人同时来到你的门口时,他们中的一些人无法逃脱。”陈锐说。

“在一些社区里有数万甚至超过10万人,但不到10个家庭医生团队。”成都市卫生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部分家庭医生队伍几乎处于“饱和操作”状态,只有通过提高效率才能保证服务质量。

“欧洲和美国的家庭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完善的制度。”武侯区卫生局副局长高燕说,在欧美发达国家,社区健康教育和宣传等非核心工作是由志愿者或志愿者进行的,大大减轻了家庭医生的负担,值得借鉴。

去年10月,四川微信网络医院,一家在线和离线医院同时运营。通过相关的应用程序,居民可以在网上注册家庭医生,遇到困难和杂乱的疾病,家庭医生也可以主动与专家在线远程咨询。“目前,电子病历已在云中共享,生命体征在云中被监测。”医院院长张立说,未来互联网医院也将实现药品的电子处方和物流配送,为家庭医生和病人提供尽可能方便的服务。

目前,在四川家庭医生系统建设中,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并不少见:在成都市晋江区,地方政府正在与电信部门合作,为家庭医生建立一个电视合同和服务平台。打开电视,输入“家庭医生”部分,系统将自动识别签名状态。晋江区卫生局表示,平台建成后,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接收远程医疗跟踪服务,并通过电视与医生面对面交流。

“只有在全省开展医疗联营建设,家庭医生才能真正发挥分级诊疗的作用。”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镇卫生中心主任姜一喜说,医院家庭医生队伍中的专家们能够一起咨询复杂的疾病,使病人的转诊更加顺利。

四川省卫生计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全省各地正在全面覆盖医疗联营,鼓励上级医院的专家加入家庭医生队伍,提倡远程会诊、集中阅卷等,使群众能够在附近享受到低成本、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使家庭医生真正发挥“基层小病、看病难、病情重传”的作用。

基层的第一诊断应该是寻求治疗的第一选择。

高质量的医疗资源短缺,看病难是常见的问题,慢性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激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分层诊断和治疗,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激活基层资源,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总体设计,建立一支根植于社区的家庭医生队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要软硬件能力得到提高,人力较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以成为“小麻雀五器官”的医疗服务机构,家庭医生也可以成为广大群众信任和看病的首选。在这方面,四川的做法值得借鉴:注重人才建设和制度管理,使家庭医生成为保护群众健康的基层力量。

家庭医生的作用不仅限于诊断和治疗,也是按需转介病人的功能之一。通过将家庭医生转诊到医疗机构,使社区与医院形成无缝的联系,使家庭医生成为患者与医院之间的桥梁,从而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快捷便捷的医疗服务。当经营能力强、渠道通畅的家庭医生走进千家万户时,看病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