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养老服务驿站将建1000个以上

2023-05-10 14:56:27

昨天,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召开。副市长王宁就“实施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的议案作了报告。本市今年投入8亿多元用于家庭养老专项资金,并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对全市残疾老人的筛查工作。截至10月,全市规划建设的208个街道和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实际运营142个,。在未来五年内,该市将为老年人建造1000个邮局。

年期间完成对城市残疾老年人的筛查

在昨天的会议上,副市长说,2016年1月举行的第十四届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居家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整理、分析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报告”提出了465项意见和建议,并将“审议意见”提交市政府处理。

这位副市长说,2016年的工作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如“努力解决问题,全面布局,重点关注残疾、智力迟钝、独立、老年、特殊困难等关键老年人群体,重点关注医疗卫生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闲置住房土地资源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医疗卫生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闲置住房土地资源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他说,2016年,该市用于家庭养老的财政安排总计8.52亿元,比2015年增长17.8%。

市老年委员会表示,城市简化了家庭养老服务市场主体的进入程序。条例实施前,全市共有居民养老服务企业172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5000多个相关的服务单位在实施这些规定。年底前,全市完成了对残疾老人的筛查,全市的财政困难和老年护理补贴制度。西城区自今年十一月以来,一直在资助中重度残疾老人。经评估后,长者可申请每月400元的残疾老人家居照顾服务津贴。

。刘薇说,截至今年十月,全市规划建设的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有一百四十二个,正在建设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有七十九个。、条件和“未建”地区场地建设街道乡镇养老中心,十三五期间将建设1000多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此外,,2016年,为查明社区养老设施的数量,新增专项支出1800万元,并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调查。

残疾老人护理保险制度已开始试行。

据副市长介绍,市初步提出了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基本思路,并打算在石景山区开展相关试点工作,促进商业和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互补和完善,努力形成符合十三五期间我市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刘薇指出,要完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规划设计,以护理保险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和长期残疾护理问题,针对广大群众的需要和期望,及时引入全市政策性残疾护理保险制度和措施,出台有针对性的老年、残疾人、智障、有特殊困难老年人护理和医疗服务政策。

我市将继续完善“北京通过养老卡”服务体系。城市60岁及老年人逐渐颁发“北京通过老年残疾卡”。据报,60岁以上人员的卡发放将于2017年推出。同时,还将依靠特殊支付终端设备,为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准确发放和管理养老金补贴、丰富养老产品和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鼓励年轻健康的老人继续从事有价值的工作

根据市老人委员会的说法,下一步是研究和制订老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政策,鼓励年轻健康的长者继续从事反映他们社会价值观的工作,探讨设立“节省时间”的机制,以及在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动中,提倡和支持长者。

研究制定家庭支持政策,提高家庭养老能力,探索床上照顾老年人父母的子女支持政策,研究支持政策,为老年人与子女一起搬家和生活提供便利。此外,还将加强城市统一养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融合、资源整体化。

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社区养老设施(包括社区养老服务站等)。每1000人土地面积130平方米,老年活动站每千人土地面积25平方米。据悉,本市将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调查,实施家庭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拓宽基本服务设施的供给渠道。

目前,制定了新住宅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转移和管理措施,通过购买、更换、租赁、收回闲置资产的方式,解决老、旧居民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短缺问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