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综合医改的山西模式

2023-05-10 14:56:27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探索和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通过组建医疗队,挖掘县域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打破人才流动障碍,探索山西县域综合医疗改革模式。

  城市和农村地区是上下相连的。

高平人民医院老人科主任张恒芳每周三、周五准时到乡镇卫生院就诊。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成立一年多来,形成了农村坐席制度,人民群众的反应越来越好。张恒芳说:“乡镇卫生院是保障村民看病需求的枢纽,可以在半小时内将疑难病例送到上级医院。”医院集团成立后,人们的心变得更加安全。“

要解决群众看病的问题,只能一厢情愿地不触及制度的症结。因此,山西省通过全省县乡医疗机构的整合,促进了严密医疗联营的建设,实现了“一群一法人”的目标。

据山西省医改办公室主任、,省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并,组建独立法人医疗团体,强化政府监督职责,实行医疗团体经营自主权。按照“七个不变,六个统一”的原则,即法人资格、单位性质、人员配备、政府投入、职责任务、优惠政策、原名称“七不变”、行政、人事、资金、企业、绩效、医药装备“六统一”管理,理顺集团内部管理机制,促进县乡一体化,以乡镇为主导的集团经营的内在动力。中央财经大学王骏教授说:“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医疗团体的实践可以提高效率。”

高平市是首批试点改革之一。高平市将合并市级人民医院、16个乡镇卫生院和446所乡村医院,成立紧县和农村综合医疗协会,组建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高平县人民医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危重病人人数增加,会诊率由67%提高到81%,县外补偿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住院病人在分院支付费用的比例下降到20%以下,病人满意度从87%提高到98%。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为“牛鼻子”

要使草根强健和生存,关键是刺激草根水平的内生力量。山西省将医疗保险支付模式改革视为影响县乡一体化改革的“牛鼻”。根据总预算、预缴、余额保留、,激发了群控费和医生继续进行的积极性。总预算的90%按月分解,每月年初预付给医院组,年末根据考核结果和结算方式结算。年末采用“综合评价、激励约束、风险分担”的方法。剩余资金的40%返还到医疗保险基金,60%留给医疗组。留存资金的60%用于医疗人员绩效奖励,40%用于医院发展。

在配套政策改革方面,统一了药品目录,实现了药品同质同价,有效地促进了双向转诊。河西镇公村刘禹是一名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县乡一体化改革之前,他只能去市的大医院开所有的药。“现在我们可以在分院看医生了,我们可以用和在城里一样的药了。”刘禹笑着说。

高平人民医院和西分院老年科主任郭为民说:“我院药房药品品种从729种增加到1500余种,门诊平均费用从62.71元降至54.51元,”高平人民医院河西分院老年科主任郭伟民说。

  接通“最后一公里”

高平市河西镇公村诊所门口有一份家庭医生信息清单,村长仙福的名字也在上面。在公村工作了17年的伦贤福说,医院小组成立后,他感到得到了可以咨询的高等医疗机构专家的支持。

冯丽中说,山西省通过建立县、乡综合家庭医生签约队伍,实行了居民与乡村医生、乡镇卫生中心、二级医院“十一一”相结合的签约服务模式,完善了基本服务方案,保证了重点人群服务的报酬,真正让家庭医生进入人民的家。

目前,山西省已建立家庭医生签约队伍12085人,医生33987人,城乡居民136.03万人,合同服务覆盖率为37.1%。今后,山西计划通过全面综合改革,建立新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