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数据,到2016年年底,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达到5200亿元,是四年前的两倍。有专家认为,大量资金沉淀反映了基金运作效率低下,建议扩大个人账户合理支付的范围,逐步减少转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直至单位缴款被取消。
根据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3084万亿元,支出1.0767万亿元。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765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993亿元),个人账户余额5200亿元。截至2012年底,个人账户累计2697亿元。这也表明,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余额在四年内翻了一番。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采用“统一账户”的模式,即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根据1998年确定的政策,单位应支付工资的6%左右,其中30%应转入个人账户,个人应支付2%的工资,所有这些都应记入个人账户。从当地的做法来看,个人账户一般是封闭式管理,用于支付门诊费用、药店费用和起跑线以下的其他费用,医疗保险基金用于支付住院费用。
“一方面,统筹基金面临过底风险,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睡眠’个人账户余额,制约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些专家指出,大量的资金存款也反映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同时,社会统筹账户的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已经存在赤字。
事实上,由于受使用范围的限制,部分雇员的个人户口资金已沉淀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致有需要用个人户口购买非药物甚至现金,而一些零售药房及其他指定医疗保险机构则主动迎合,为现金提供方便,甚至形成医疗保险卡现金利息链。,1.4亿元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被提取或用于日常生活,涉及539家药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个别地区采取了家庭分享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产品、甚至允许使用个人账户资金进行体检、购买健康卡和游泳卡等措施。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地方政策和管理方面出现了混乱。
“从政策设计的初衷来看,个人账户具有控制和积累费用的功能。由于一些地区对个人账户的规定不完善,出现了使用个人账户资金和使用个人账户资金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现象;也有一些人积累了更多的个人账户,另一些人没有足够的个人账户资金等等。”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涪陵对记者说。
在对个人账户的公平性和效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个人账户存废之争已经在社会上展开。有专家认为,个人账户在制度上存在缺陷,没有分散风险的功能,其公平性和效率值得商榷,,闲置浪费和资本积累的隐性损失相对较高,个人账户应该淡化和注销。
一些专家认为,虽然地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政策和管理混乱,但个人账户仍有存在的必要。清华大学公共行政学院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杨燕遂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扩大个人账户合理支付的范围,逐步减少个人账户的拨款,直至单位缴费被取消,增加工资总额的2%左右进入社会统筹基金,提高社会统筹资金的支付能力。她建议保留将个人供款记入个人账户的政策,并依法明确付款范围,特别是家庭医生的门诊和慢性病管理服务,或长期护理保险。
朱涪陵还建议,应采取规范个人账户使用、实现个人账户资金家庭共享等措施来应对。“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来自随付即付的医疗保险制度,当时的门诊和住院补偿都占一定比例,导致门诊费用激增。自那时以来,大部分地区只报销了住院费用,导致住院率急剧上升,医疗费用总体上升。因此,建立个人账户管理诊所,对住院系统进行全面资金管理。”
朱涪陵认为,如果取消个人账户,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回报,门诊费用将急剧上升。他建议,在门诊服务超过一定数额时,对北京等大型门诊进行统一统筹,以缓解大病的风险。同时,建议开设个人帐户(将个人帐户直接转帐给个人),并支付普通门诊部的个人帐户。这样既可以降低账管理成本,又能控制门诊服务成本,也可以分担门诊费用过大的风险,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改革方法。他说。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