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清蛋白水平越低则患者死亡风险越高

2023-05-10 14:56:27

目前,有关外科风险的评分系统很多,其中“死亡率和发病率生理学及外科严重程度评分系统”(POSSM)已在外科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中得到充分肯定,并在骨科领域的外科风险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评分系统可以预测手术死亡率和发病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手术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

血清白蛋白含量不仅是危重病人的营养指标,而且是危重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指标。手术后,由于创伤应激和禁食,患者经常出现明显的氮平衡负值和体重下降,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此外,部分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程度不同,导致组织修复和抗感染缝纫能力下降,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已发现术后低蛋白血症和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尚无相关研究证据表明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对术后预后的影响。

为此,以色列学者Ely L.Steinberg等人进行了一项临床实验研究,用POSSM评分系统评价术前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对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伤害”杂志上。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医疗中心数据库诊断和治疗的2269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其中816例为颈内骨折,1453例为颈内骨折。在2269例患者中,只有1770例获得了术前生理评分和手术严重程度评分。

POSSM评分系统由12个术前生理评分和6个手术严重程度评分组成。按其程度分为1、2、4、8分,得分最严重。177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80岁(年龄19±107岁,中位数83岁),其中女性1088例,男性682例。

以入院前第一次血样检测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蛋白水平为研究变量,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血清蛋白水平与病死率、住院时间和预后的关系。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平均35.1g≤L,范围22≤49)和血清蛋白水平(平均61.6g≤L,范围40≤86)仅为1770例。

结果表明,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中,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与患者死亡率成反比,复合结果分析模型的结果相似。

负鼠死亡率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632(95%可信区间:0.580≤0.684)。在含血清蛋白水平的模型中,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742(95%可信区间:0.649≤0.834)。血清蛋白水平较低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且两者呈负相关。

图1.一是评估受试者负鼠评分预测模型的工作特性曲线。

图2.一是评估含有血清蛋白质水平的负鼠评分预测模型的工作特性曲线。

结果表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清蛋白水平高、死亡率高、住院时间长、预后差与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密切相关。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九江牙医推荐联盟